 

        

2017-08-11 06:33
  823
  0
         
 
           
 
         1879  19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围,二十座雪山, 
唯一动弹的 
是乌鸫的一双眼睛。 

我有三种想法, 
就像一棵树 
上面蹦跳着三只乌鸫。 

乌鸫在秋风中盘旋。 
那不是哑剧中的一个细节吗?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是一个整体。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只乌鸫也是一个整体。 

我不知道更爱什么, 
是回肠荡气呢 
还是藏而不露, 
是乌鸫的婉转啼鸣 
还是它的袅袅余音。 

冰柱,为长窗 
增添了犬牙交错的玻璃。 
乌鸫的影子 
在上面来回飞掠。 
情绪 
从掠动的影子中 
依稀看出难以辨认的缘由。 

哦,哈潭弗德消瘦的男子啊, 
你们为何梦见金鸟? 
没看见那乌鸫 
在你们周围 
女子的脚边逡巡? 

我会押铿锵的音韵 
也会用流利的、躲也躲不开的节奏; 
可是我明白, 
与我所知的一切 
息息相关的 
是乌鸫。 

当乌鸫飞出视野时, 
它便成为 
无数圆圈之一的边缘了。 
10 
看见乌鸫 
在绿光中翻腾, 
连甜言蜜语的老鸨 
也要失声痛哭。 
11 
他乘一辆玻璃车辇 
越过康涅梯克州。 
有一次,恐惧刺穿了他的心, 
在恐惧中,他竟以为 
扈从、车辇的阴影 
是乌鸫。 
12 
河水在流淌。 
乌鸫必是在飞翔。 
13 
整个下午如同黄昏。 
雪在降落 
它还在继续下,继续下。 
乌鸫 
栖息在雪杉枝上。 
 
《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一诗历来存有多种解说,诗中的乌鸫曾被解释为上帝、诗歌、死亡、艺术等等,甚或某种不确定的变幻之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诗无达诂” 。一首诗的形成,只是诗人创作活动的结束,但对读者而言,还将在阅读过程中以自我认知与经验参与到诗的再创造过程中,从而使一首诗有了多元化的 解读,赋予了诗歌多彩多姿的生命。基于此,我们完全可以抛开理性解说,放弃思想预设,从诗歌的想象空间和语言色彩品味《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的魅力。 
 
周围,二十座雪山, 
唯一动弹的 
是乌鸫的一双眼睛。 
(世界如此苍凉死寂,唯一给我生命活力的是我爱的人那双眼睛。乌鸫,何妨不可以代表你的最爱?) 
 
我有三种想法。 
就像一棵树 
上面蹦跳着三只乌鸫。 
(我们因为有思想而常常陷于困惑与矛盾,像面对三只蹦跳于树上的乌鸫而无从决断,就如歌中唱的:“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哦,哪个更圆哪 个更亮……”) 
 
这是简单解读《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的两个例举。如果做为学究型读者,就要深入到诗歌文本理解斯蒂文斯一贯的艺术主张。 
 
艺术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是斯蒂文斯很多诗歌的主题,比如《坛子的故事》、《斯韦斯特的秩序的观念》、《塔那普萨的星星》等。《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即描写在艺 术创作中,想象力对现实作审美观照时的不同方式,充分让读者从想象中获得一种审美体验。 
 
第1节中,诗人描述了一个寂寞、单调、了无生趣的冷漠世界,乌鸫作为艺术和想象力的化身,给彷徨的现代人以希望、勇气,入定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 
 
纵观斯蒂文斯一贯的文学创作活动,可以发现诗人几乎不停歇地穿梭于现实与想象两个世界之间,执着探索客观现实及真实人生和艺术的关系。第2节诗中的“我”正是诗 人自我的化身。 
 
第3节表示艺术与自然世界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如秋风中执着盘旋的乌鸫,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显得渺小微弱,但能带给人们憧憬与希望。这一节或许也可解释斯蒂文斯在 《诗歌与绘画关系》中所讲的“把大量细节统一为整体的形式”来概括一个时代的面貌。 
 
第4节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构成独立的人类社会,而有了乌鸫,即艺术为标志的精神文明,人类社会才更加完整有意义。 
 
第5节是诗人对艺术形式的思考。艺术家要不懈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又是最直接有效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第6节“冰柱”等意象暗示的是冷酷沉闷的现实世界,令人压抑迷茫,就像斯蒂文斯同时代的艾略特描述的精神荒原。而艺术可以赋予荒原以秩序和意义。晃动于我们眼前 的乌鸫的影子,正努力施展它非凡的影响力,为人类寻找精神的依托与出路。 
 
第7节里诗人批判精明的现代人过分追求金鸟所象征的金钱、名声、地位等世俗东西,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提升。当然我们也不妨把诗中的金鸟当作蒂蒂尔的青鸟, 当你走遍思念王国、黑夜王国和未来王国,发现青鸟就是自己家的斑鸠,这斑鸠在自家鸟笼里鸣叫,就像乌鸫在女子脚边逡巡…… 
 
第8节,诗人懂得阳春白雪的浪漫主义艺术,但更明白应直面严酷社会现实,即乌鸫代表的反应客观现实和真实人生但又高于现实和人生的现实主义艺术。 
 
第9节,暗示艺术想像力为人类思想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人类生活提供最大限度的精神食粮。 
 
第10节表明艺术的感召力。“绿光”是生命的象征,在绿光中翻腾的乌鸫显示出的艺术活力其冲击力波及社会各个层面。 
 
第11节,“玻璃马车”象征脆弱、自我麻醉的虚幻世界,躲在其中的人求得一时解脱,但他不堪一击,当他看到或想到乌鸫所反映的真实人生就不免惊悸不安了。 
 
第12节诗使人联想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飞逝,宇宙生命生生不息,历史的脚步不断前进,作为人类文明产物的艺术亦如不知歇止的乌鸫永远 在飞,艺术的想象力也将神驰邈远无穷无尽。 
 
第13节诗人又把我们带回白雪茫茫的冷寂世界,现实虽如此阴暗肃杀,但乌鸫无畏地栖在雪松上,直面人生,像那些艰苦卓绝的艺术家们无悔地以艺术之光照耀人间。此 节诗似乎也类于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苍凉、孤寂而坚毅的诗歌意境。 
 
十三节诗就像十三幅中国写意画,形象地展示了斯蒂文斯怎样通过想象重组世界,十三节诗中的乌鸫代表的意象既是统一的又可以是割裂的,所以我们应重新理解第13节 诗。这最后一节,诗人将他的想象结果一一打破,因为诗人对现实的重组是暂时的,他从不给其作品以最终的定义。“整个下午如同黄昏”,说明“我”整个下午什么也没 看清,这是对前面“观察乌鸫”结果的否定,那么我们以上得出的结论就不成为结论。但雪还在下,乌鸫还在栖落,说明“看”还在进行,想象仍将继续,读者应打破以上 所有的“看法”,调动自己独特的想象力,重组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斯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强调“感觉解构世界,思想重构世界”,即把感觉器官认识 到的世界加以分解,通过思维、理念,将这些分解出的细节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这就是想象或思想的力量。诗人的天职就是以丰富的想象力揭示感官世界中 美的体验,为人们创建一个尘世的天国。 
 
福克纳的一段话也许会给予我们新的启示:“没有人能够直视真理,它明亮的让你睁不开眼睛。我观察它,只看到他的部分。别人观察,看见的是它略有不同的侧面。虽然 没有人能够看见完整无缺的全部,但把所有整合起来,真理就是他们所看见的东西。这是观看乌鸫的十三种方式。我倾向于认为,当读者用了看乌鸫的所有十三种方式,真 理由此出现,读者就得出了自己的第十四种看乌鸫的方式。” 
 
http://www.doc88.com/p-4853475024754.html 
 
 
 
 



  
     
     